close

batch_DSC_5854.JPG

久違的食記重新啟動,距離上一篇文章已經好幾個月了,這完全不是美食部落客該有的態度啊!雖然已經太多人寫過 Impromptu by Paul Lee了,但是我依舊想寫一下(扭動),畢竟大家的體驗都不同嘛!

身為「錢賺很少的上班族」加上半個客家人的身份,自然是對於吃無法太揮霍的。去年靠著公司休閒育樂津貼不無小補吃了一趟MUME,今年公司變小氣福利縮水(法務登入中),但是剛好有三倍券(aka. 兩倍券),不管三倍兩倍,能幫客家人省錢的就是好券,政策一上路就拿來吃飯了。

這次挑選的餐廳是位於晶華酒店樓下的 Impromptu by Paul Lee,主廚李皞從美國回台灣開業,不到一年就摘下2019年米其林一星,俗氣的我很是心動。不過,更讓人心動的是這個店名散發出的概念:即興發揮。上Instagram看了一下照片,菜單似乎不久就會稍作調整;再加上主打板前料理,全開放式的廚房讓你飽覽最真實的工作樣貌,十分有意思,引人期待。(沒錯,都已經年尾了,我吃的這一套好像是夏季菜單的樣子。有沒有參考價值就讓各位評斷了⋯)

今日吃飯團成員介紹:

batch_25.JPG

1️⃣  孤單的我自己。因為價格高一點,發現魯弟我的朋友圈之中根本找不到人同行。

 

「欸你手機也該換了吧?」

「你的手機拍照越來越模糊了」

同事和家人都接連對我的手機作出以下評價。
但是,我打算發揮客家精神,讓這支用了四年以上的手機戰到最後一秒,因此這篇食記的照片都會滿醜的。(後記:食記才寫到一半,手機還就真的掛點變磚,千萬別隨意立flag⋯⋯)

 

———— 以下正文開始 ————

 

batch_DSC_5833.JPG

▲ 番茄水、愛玉、艾草

微微鹹味,魯弟我喝不太懂,覺得神秘沒很愛。

 

batch_DSC_5837.JPG

batch_DSC_5839.JPG

▲ Amuse-Bouche 三件組


白蘆筍讚讚。由於魯弟我原本就是蘆筍fan了,軟嫩白蘆筍搭配豬背油,油滑多汁的口感很好吃。不知為何,我覺得它吃起來有一種細微的謎之香味,不知添加了哪種香草,腦中浮現的是置身於無印良品的超音波香氛機那一區的味道。每當我有味覺新發現卻沒人可以訴說、或不被理解的時候實在憋得很痛苦。好比上次公司聚餐去吃請客樓,他們的豌豆蝦仁吃起來有大直美麗華影廳的味道,但是同事們就是沒感覺,實在是太誇張!扯遠了,喜歡這道小點肯定也是因為擺盤太可愛了:木盒裝滿像是土地一樣的餅乾碎,還有小蘆筍冒出頭來。

蘿蔔和香料奶油,魯弟我吃不了苦,這算是大人的high class味道,對微苦草味重的菜色沒特別偏好。

櫛瓜花、普羅旺斯燉菜、咖哩,炸得好吃得不得了,軟爛豐腴的口感令人愉悅,咖哩的香氣真是一絕。吃起來沒有高級距離感,而是輕鬆隨性的酒吧小食,強烈建議酒吧別再炸薯條、炸起士條了,改炸這道菜吧,絕對爆紅。

在PTT美食版上我一定不會錯過Mikya大的文章,記得他多年前有篇京洛肉料理的食記,寫到店主認為「酒水對享受料理有提升的效果」(Mikya,2018)。在享受Tasting menu的時候,總覺得搭配上了酒飲才是最完整的體驗(亦或是純粹滿足自己愛喝的藉口)。這次造訪選擇了搭配Full Pairing,即是每道菜都會搭配一道酒飲。前菜搭配的是Tendil & Lombardi, Blanc de Noirs 香檳,魯弟不諳品酒,但在開場來點令人愉悅的氣泡很不錯的。

 

 

batch_DSC_5840.JPG

▲ 象拔蚌、番茄西瓜冷湯、黃瓜、山葵冰沙

螺肉爽脆、冷湯消暑,最近的天氣很適合來一碗呢!出身發財市的魯弟我,小時候對漢神百貨最深的印象就是樓下賣果汁的店,檯面鋪滿碎冰,放著一罐罐打好的鮮果汁,散發出水果氣味。這道料理除了勾起我這段回憶之外,大概因為山葵冰沙,吃起來帶有著每次去吃buffet時,站在海鮮冷盤區那種鹹鮮冰冷混點辛辣的嗅覺記憶。

酒飲搭配了蘭姆酒based的調酒,花香與草本(蒔蘿)的氣息,偏甜。

 

batch_DSC_5846.JPG

▲ 烤鵪鶉、舞菇、雪裏紅阿根廷青醬、胡椒葉

鵪鶉肉質很纖細,真是好吃。但是最棒的是雪裏紅做的阿根廷青醬(Chimichurri),到底誰會想到這個組合?雪裏紅香氣十足,醬汁的酸度很解膩,意外地合拍。油脂與酸味的結合吃著吃著,不知為何浮現了桂冠沙拉醬的味道(稱讚),整道菜飄出了一種台味。

 

batch_DSC_5842.JPG

說到台味,鵪鶉搭配的酒飲是德國的啤酒(忘記拍酒標了),氣泡很綿密地充滿在酒體之中,盛裝在熱炒必備的台灣啤酒小酒杯中,有夠逗趣。

 

 

batch_DSC_5850.JPG

▲ 番紅花粥、胭脂蝦、西班牙香腸、XO醬

 

batch_DSC_5848.JPG

這道菜風味強烈,胭脂蝦濃郁鮮味、酥炸蝦頭、一塊忘記是什麼的肉、Chorizo的鹹香、XO醬的濃縮鮮味,總覺得風味組成太複雜了。魯弟我個人會想減去肉與Chorizo,簡單一點。煮至化開的粥裡頭有個神秘香味,大概是番紅花,沒很愛。但是吃到蝦子、XO,突然感覺很像是去了新東南海鮮餐廳一樣,熟悉的味道回來了,尤其是炸過的蝦頭。芝麻葉配著吃,澀味和著粥,有種核桃的味道。

搭配的酒飲是高清水的加溫熟成解脫酒,濃濃的清酒熟成甜香透露出微微紹興感,個人覺得這種濃郁風味和這道粥品配得非常好。

 

 

batch_DSC_5854.JPG

▲ 黑喉、紹興奶油醬、蜆、絲瓜、卡菲爾萊姆葉油

 

batch_DSC_5852.JPG

今日最喜歡的菜色,餐後也不禁向主廚大讚這道料理!外觀很西式,可是風味組成上卻流露出濃濃的亞洲味。個人滿喜歡魚肉的口感,醬汁中滴上的卡菲爾萊姆葉油絕對是畫龍點睛。很喜歡泰國的魯弟我對於泰國菜如數家珍,泰式料理中常使用到Kaffir lime讓這道菜多了一絲清爽熱帶香氣,我們這種俗人真的就沒想過西式的奶油醬能配上亞洲元素,只有乖乖掏錢用餐的份。

 

 

batch_DSC_5859.JPG

▲ 八里乾式熟成鵝肉、玉米、起士、Chipotle

 

batch_DSC_5856.JPG

繼上次吃Akame鵝胸的經驗,這次也確定我還是比較喜歡鹹水川燙的那種台式鵝肉(逃)。這道菜偏辣,個人覺得是有點太辣,很有美墨風情。但是魯弟我一介小鳥胃上班族此時已經有點飽了,加上起士略膩不是很喜歡這道。

 

batch_DSC_5860.JPG

▲ 蔥油餅Taco、羊肩肉、Laksa

雖然已經飽了,但是這道菜我還是滿喜歡的,誰能討厭這種碳水舒心小點呢?長得像墨西哥塔可,卻是台式蔥油餅皮,上頭放的羊肩肉帶有濃醇的香料韻味。

「是維克美食坊!!!」

幾年前,當魯弟我還比較認真寫食記的時候曾經介紹過我家巷口美食:維克美食坊的墨西哥捲餅,詳情可參照「維克美食坊:莒光異國料理不死鳥」這篇食記。Impromptu的羊肩肉吃起來就是維克美食坊的味道,真有夠熟悉。到底怎麼會想到把來自不同文化的餅皮與餡料融合在一起呢?(除了有創意之外,重點是還很和合拍的好吃)除了追劇耍廢塞幾口,就算在家開趴若有這道料理絕對是「我帶人來按讚了」等級的好評!

 

按讚.jpg

(示意圖,以免你看不懂我的意思)

 

batch_DSC_5865.JPG

▲ 芒果、葡萄柚凍、椰子冰淇淋

自從麻古茶坊帶起楊枝甘露炫風後,沒想到Impromptu也淪陷了⋯⋯
我覺得這道有種謎之香味,我不太喜歡就是
加上我不愛椰子,難以完食。手指檸檬口感有趣。

 

 

batch_DSC_5868.JPG

▲ 白巧克力麵包布丁、液態氮鴨肝慕斯

 

batch_DSC_5869.JPG

Impromptu的招牌甜點果然美味。溫熱的麵包布丁撒上用液態氮凝結的鴨肝慕斯,記得把握冷熱交替口感的黃金時間。麵包布丁偏甜,鴨肝慕斯帶有鹹味,搭配挺不錯的,加上甜滋滋的貴腐酒更令人滿足。

 

batch_DSC_5870.JPG

餐後酒好像有兩三款供大家選擇,我選了風味濃口的藥草酒,喝起來有利口樂喉糖的清涼味。


麵包還有讓大家帶著回家的巧克力牛奶與迷你布朗尼就沒拍了,整餐飯吃下來對我小鳥胃來說算是很飽,用餐尾聲詢問咖啡茶飲時已無法再喝。

大部分的餐點我都滿喜歡的,創意組合兼顧美味不會有地雷出現。反而是餐酒搭配上融入多款調酒,口味大多偏甜我較不喜,下回再吃的話應該會選葡萄酒的Pairing就好。


店名:Impromptu by Paul Lee
店址: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 (晶華酒店B1)
電話:02 2521 2518
營業時間:17:30–22:00,週一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jaja888 的頭像
    majaja888

    我要成為部落客!!

    majaja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