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違的食記重新啟動,距離上一篇文章已經好幾個月了,這完全不是美食部落客該有的態度啊!雖然已經太多人寫過 Impromptu by Paul Lee了,但是我依舊想寫一下(扭動),畢竟大家的體驗都不同嘛!
- Dec 20 Sun 2020 23:09
台北中山・「Impromptu by Paul Lee」:板前創意料理
- Dec 08 Sun 2019 20:06
台北萬華・「FOGO Gastrobar」:溫馨小巧餐酒館幹話之夜
- Oct 18 Fri 2019 23:05
屏東霧台・「AKAME」:原民柴燒台灣味
因為工作的關係,魯弟我上班常常會有很多空檔,這時就會很廢的一直滑手機(希望主管不會看到這篇)。某一天一如往常的滑手機,在米其林指南的網站看到AKAME餐廳的介紹,實在太吸引人了!原本想邀珍姊(我老木)來台北玩順便慶生吃大餐,結果被容易失眠為由打槍後,就決定不如就去屏東慶生吧!
- Oct 13 Sun 2019 22:23
泰國曼谷・「Somtam Jay So」:在地超人氣涼拌木瓜小吃店
- Aug 25 Sun 2019 23:34
高雄莒光・「維克美食坊」:莒光異國美食不死鳥
- Jan 06 Sun 2019 19:33
高雄左營・「吳媽媽米粉焿」:對我來說本體其實是小菜
身為一個中途轉職想成為YouTube網紅的專業部落客(自己在說),一直拖稿快一年沒寫網誌是不行的!這種緩慢的發文速度某天硬生生相繼被胖子朋友與某英語教師識破,於是決定重出江湖(老師請放袁小迪配樂)!既然要重出江湖,一定要跟大家介紹介紹我喜歡的小店——果貿社區的吳媽媽米粉焿的滷味小菜!(大家口味不同,如果吃了覺得難吃不要揍我~)
- Feb 26 Mon 2018 00:52
聊聊關於Foley aka擬音:下
介紹Foley的實作前,本魯其實想先來聊聊「聲音」之於電影。電影的聲音一直被從聲音進入電影世界後,就成為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,但是卻時常被觀眾當作理所當然、忽略了它的重要性,本魯覺得很可惜啊!觀眾常常只注意到電影的畫面(Picture),卻忘記聲音(Sound)。如果說畫面是直觀的視覺敘事,那麼聲音就是抽象的、淺移默化的敘事手法。
- Dec 23 Sat 2017 04:15
聊聊關於Foley aka擬音:上
雖然試圖成為部落客的人生最常寫的是食記和去日本玩之類的,但是本魯的本業其實是擬音啊… 「擬音」這個詞好像是因為前輩胡定一師傅的紀錄片「擬音」推出後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台灣地區對於「Foley」的通用譯名。沒記錯的話擬音應該是沿用了中國常用的說法,不過中國與香港也有人稱Foley為動作音效(簡稱為動效)。隨著紀錄片播出後,好像讓越來越多人知道這個冷門的電影技術,不如就來聊聊關於Foley(外加讓大家對電影的幻想破滅)吧!(可惡,其實是最近沒吃到什麼值得寫的餐廳花哈哈)
- Nov 12 Sun 2017 03:23
西門町・「小鮮肉幸福餐車」 :法拉利姊的黑鮑魚包香腸差強人意
- Oct 05 Thu 2017 22:42
東澳・粉鳥林獨木舟初體驗(下) :燃燒肌肉獨木舟之旅